歡迎來到環(huán)球教育官方網站,來環(huán)球,去全球!
來源:
小編: 263劍五閱讀譯文Test2――電木(BAKELITE)
來源:環(huán)球教育 www.ielts.com.cn 2006-12-22
電木
現代塑料的誕生
1907年,一位在紐約工作的比利時科學家 Leo Hendrick Baekeland,發(fā)現了一種革命性的新型合成材料并注冊了專利。他的發(fā)明,他稱之為“電木”,極具技術重要性,并且有效地啟動了現代塑料工業(yè)。
“塑料”這一術語來自希臘語的plassein,意思是“塑造”。有些塑料來自于天然資源,有些是半合成的(天然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化學反應的結果),還有一些是完全合成的,就是從煤炭和石油的組分當中通過化學方法加工而成的。有些是“熱塑性塑料”,意味著它們象燭蠟一樣,在加熱時會融化并且可以被重塑。其它塑料是“熱硬化性的”:象雞蛋一樣,不能還原原本的粘性狀態(tài),因此它們的形狀是永遠固定的。電木,因為是第一種全合成熱硬化塑料而享有盛名。
現代塑料的歷史起始于19世紀中期一系列半合成熱塑性材料的發(fā)現。這些早期塑料的發(fā)展的推動力是由許多因素造成的――化學領域巨大的技術進步,再結合廣泛的文化變革,以及為日漸稀少的奢侈品供應找到可接受的替代品的實際需求,比如玳瑁和象牙。
Baekeland對塑料的興趣開始于1885年,那個時候,作為一個年輕的比利時的化學學生,他著手研究酚醛樹脂,苯酚( 石碳酸)和乙醛(一種象酒精一樣的揮發(fā)性液體)結合后所產生的一組粘性物質。然而不久他放棄了這個項目,幾年后才將它揀起。到了1905年時,因為發(fā)明了新的照相紙,他剛剛發(fā)了財,成為一個富有的紐約人。盡管Baekeland忙于積聚錢財,在塑料的開發(fā)方面他依然取得了進步。1899年和1990年見證了第一種能夠工業(yè)化規(guī)模生產的半合成熱硬化材料的專利注冊。從純科學的角度來講,Baekeland對這一領域的貢獻與其說是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材料事實上的發(fā)現,還不如說是苯酚和甲醛之間的反應能夠被控制的方法,進而使這種材料的商業(yè)化制備成為可能。1907年7月13日,Baekeland申請取得了他的著名專利,專利描述這一制備過程,其基本要素現在依然在使用。
原型專利概括出一個三階段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首先將苯酚和甲醛在真空狀態(tài)下在一個大的卵型壺內進行化學合成。合成物是一種被稱為Novalak的樹脂,加熱后變得可溶解并具有延展性。樹脂放在淺盤里讓其冷卻直至固化,隨后將它打碎并研磨成粉末。接下來加入其它材料,包括填充物,比如木粉、石棉或者棉花,以提高強度和防潮性,催化劑(加速兩種不能彼此結合的化學成分之間的化學反應的物質)和hexa,一種氨和甲醛的復合劑,它為熱硬化樹脂的形成提供必要的額外的甲醛。這種樹脂隨后被冷卻、變硬、再一次被研磨。所得到的顆粒狀粉末就是電木原料,可以被制成廣泛的機器制成品。在最后階段,加熱了的電木被倒入一個所需形狀的空模具中,耐受高溫和高壓,進而“固定”了其畢生的形狀。
電木物品的設計,每一件東西從耳飾到電視機殼,很大程度上受制于鑄造過程的技術要求。物品不能被設計成卡在模具中很難拿出來。習慣的通用規(guī)范是,朝向模具最深處物品應該越來越細,必要的情況下,產品可以分成幾個單元分別鑄造。模具需要仔細設計,以便熔化了的電木能夠均勻而完全地流入模具。尖角被證明是不可取的,所以要避免,這導致了平滑的、流線型設計風格在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流行。模具壁的厚度同樣至關重要:厚的模具壁使冷卻和硬化的時間加長,為了能發(fā)揮機器的最大使用效率,對這個因素設計師必須加以考慮。
在最初的年頭里,盡管被人所輕視,Baekeland的發(fā)明一直受到前所未有的歡迎,這種流行持續(xù)并貫穿了二十世紀上半葉。作為“具有成千上萬種用途的材料”,它成為工業(yè)擴張的新世界里的神奇產品。既防滲又耐熱,電木廚房用品被當成無菌和可消毒產品來促銷。電氣制造商抓住其絕緣的特征;各地的消費者喜歡其令人眼花繚亂的色彩組合,很高興他們現在終于不再受限于木質的色調和塑料時代之前的干巴巴的棕褐色。隨后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它再次失寵了,它被輕視并且被大量銷毀。然而近來隨著收藏市場對原始電木物品更新的需求,隨著博物館、上流社會及熱衷于此的個人再次欣賞這種革新材料的風格和創(chuàng)意,電木在經歷某種程度的復興。